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放疗营养全攻略——筛查评估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11  作者:李芙屹 张明明  阅读数:16

在抗癌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艰难攻坚战中,放疗宛如具备卓越靶向功能的 “定向导弹”,精准锁定并全力出击,对肿瘤病灶实施毁灭性打击;而营养支持恰似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站,为患者在抗癌征程中维持充沛体力提供坚实保障。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逾六成肿瘤患者于放疗阶段,会遭受不同程度营养问题的困扰。这些营养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 “绊脚石”,严重阻碍患者的治疗进程。此时,及时且科学的营养管理策略便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够助力患者以更坚韧的姿态耐受放疗带来的身体冲击,更能深度介入治疗环节,全方位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的抗癌之路点亮希望之光,引领其走向康复的彼岸 。


放疗为何容易引发"营养问题"


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头颈部放疗患者常出现口腔溃疡、吞咽困难,导致进食减少;腹部放疗易引发恶心、腹泻,造成营养吸收障碍。这些会悄悄消耗患者的体力储备。


研究发现,放疗患者的能量消耗比常人增加10-20%,蛋白质需求量更是提高50%。但受治疗影响,多数人每日摄入量反而下降30%-40%,这种供需失衡容易导致治疗中断风险增加40%。


构建个体化营养支持体系三步走


第一步:营养风险筛查。


通过以下4项指标快速识别高危人群,总分≥3分即需营养干预。



举例:王大爷(肺癌放疗),身高170cm ,生病前体重70kg,3个月前确诊肺癌,至今体重下降7斤→ 1个月瘦7斤(+2),只喝粥(+2),72岁(+1),癌症(+1)。总分=6分 → 立即启动营养支持计划。


第二步营养评估。


营养评估(PG-SGA)是目前肿瘤患者营养管理的核心工具,结合了患者自评和医务人员评估,适用于临床营养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


七个评估维度:

体重变化:1个月、6个月体重曲线图。

进食情况:一个月内进食有没有明显减少,进食方式有没有变化。

症状清单:口干、吞咽痛、腹泻等勾选表。

活动和身体功能:过去一个月与平常相比活动有没受到影响。

合并疾病:肿瘤、呼吸或心脏疾病、开放性伤口、创伤等。

应激状态:是否有发热,发热情况、是否应用激素,使用量。

体格检查:肌肉量、皮下脂肪厚度、水肿情况。


第三步营养干预(三类干预)。


1.口服营养补充(ONS)。是通过特医食品强化营养摄入的非侵入性干预手段,适用于体重显著下降、进食不足或存在代谢紊乱(如肿瘤恶病质、术后康复)的患者。其核心为精准配制的全营养配方或模块化制剂,通过餐间补充、替代加餐等方式每日额外提供400-600kcal能量,可降低并发症风险,配合「3+2」评估法则(3日依从性评估+2周配方调整)。需注意避免与抑制吸收的物质同服,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2.管饲喂养。


鼻胃管(NGT):是一根细长的医用硅胶软管,直径约3-5毫米,表面带有刻度标记。它通过鼻腔进入人体,沿着食道直达胃部,形成一条特殊的“营养补给通道”,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短期用(<4周),拔管快但鼻子会不舒服。


胃造瘘(PEG):是一种通过内镜引导建立的胃部营养通道。是一种通过微创内镜技术建立的胃部营养通道,适用于需长期营养支持(如头颈肿瘤放疗后吞咽障碍)或胃肠减压的患者。手术仅需20-30分钟,在胃镜引导下精准置入带防反流阀的硅胶导管,术后6小时即可启动肠内营养。日常护理需注重导管冲洗、造瘘口消毒及预防脱管。PEG可提供1-2年的稳定营养支持,当自主进食功能恢复时可无创拔除,瘘口可自行闭合。该技术可实现高效营养供给,是改善危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医疗手段。长期用(>4周),隐蔽舒服但需要长期护理。


3.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直接输注营养素的终极支持手段,适用于完全无法经胃肠吸收的患者(如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肠梗阻)。其核心为精准配比的“全合一”营养液,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及20余种微量元素,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如PICC、输液港)24小时匀速输注,日输注量可达2000-2500kcal。现代技术实现个体化动态配方调整,配合输注泵控制渗透压(1200-1800mOsm/L),但需严格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及导管感染指标。可短期替代胃肠功能,长期使用需警惕胆汁淤积、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通常在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这一技术以代谢支持为危重患者筑起最后防线。


适用场景:放射性肠炎导致严重腹泻(每日>5次水样便)。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无法进食。


放疗期间的营养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战斗”,从精准的筛查评估,到多样化的干预手段,每一步都关乎着患者的抗癌成效与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我们能够增强放疗敏感性、减少摆位误差、缩短住院时间,希望广大患者及家属能够重视放疗营养,积极行动起来。如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咨询电话,与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沟通。


咨询电话:

营养科:0762-3185506

头颈胸肿瘤病区:0762-3185973/3185972

腹盆肿瘤病区:0762-3185930/3185929


专家简介


黎扬斯

肿瘤科主任、科教科副科长

省医肺癌研究所主治医师、肿瘤学博士

 

从事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近10年。掌握肺穿刺活检术、支气管镜、胸腔穿刺术、心包穿刺术等有创操作,擅长为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掌握最先进的肺癌诊疗研究进展,参与开展100多项国际国内大型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青年提升项目及面上项目、“广东特支计划”、CTONG英才计划等基金,系列成果获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 20余篇,影响因子>10分的有7篇。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田丹

肿瘤科一区副主任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学硕士


从事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10余年,尤其在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吴昆鹏

肿瘤科二区副主任、肿瘤放射治疗主治医师、肿瘤学硕士


 从事恶性肿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止痛治疗近10年,尤其擅长头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河源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1项和河源市人民医院院内培育专项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16篇,其中SCI论文10篇。获得两届河源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张明明

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中级临床营养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广东省营养协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临床营养管理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每周二上午


吴剑

肿瘤放射治疗副主任医师


 擅长腹盆部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如结直肠癌、宫颈癌的放疗,肝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的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学常见病的综合治疗和肿瘤急重症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多次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李芸

肿瘤科主治医师、肿瘤学硕士


 致力于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分子免疫靶向治疗,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赖燕珍

肿瘤科主治医师、肿瘤学硕士


 2015-2021年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学硕士毕业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致力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科研论文4篇,参与发表6篇。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和河源市科技项目各1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杨鸿程

肿瘤科主治医师、肿瘤学硕士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熟练掌握常见肿瘤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肿瘤大数据中西医治疗分会委员,河源市抗癌协会委员。主持广东省科研基金1项。在Cancer Medicine第一作发表文章,另外参与发表2篇SCI文章,参与完成一项国际和国内专利。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